近日,省政府公布了《關于發展家庭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十二五”期間,全省將扶持培育100個家庭服務業龍頭企業,全省家庭服務業新增就業30萬人,從業人員技能素質明顯提升,持證上崗率達60%以上。到2020年,惠及城鄉居民的家庭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家庭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家庭服務需求基本得到滿足。
符合條件企業可享稅收優惠
所謂家庭服務業,是指以家庭為服務對象,向家庭提供各類勞務、滿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務行業。在市民生活中,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大多為家政保姆、月嫂、老人看護員等。
《意見》透露,要加強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重點推進實施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和病患陪護員定向性、訂單式培訓,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政策,對參加培訓的農村貧困家庭人員提供培訓期間的生活補貼。
此外,還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實行稅費減免優惠、鼓勵各類人員到家庭服務業就業創業等一系列相關措施。
《意見》中提出,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將家庭服務業納入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引導專項資金扶持范圍,將符合條件的家庭服務業企業納入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小企業創業基地和中小企業信息服務網絡給予積極扶持。對年營業額達到300萬元以上、吸納就業較多的員工制家庭服務企業,按企業當年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人數給予一定標準的獎勵。另外,對符合條件的家庭服務業企業、從事家庭服務業的個體經營者及時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高校畢業生從事該行業可視同基層工作經歷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中提出,家庭服務企業招用本省戶籍就業困難人員、應屆大中專院校和技工院校畢業生、農村貧困家庭勞動者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定后,按規定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在家庭服務業靈活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實現自主創辦家庭服務企業的就業困難人員、應屆大中專院校和技工院校畢業生,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定后,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資助。高校畢業生從事家庭服務業的,在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工作崗位時按有關規定視同基層工作經歷。
家庭服務業規范之路如何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正是由于家政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職業技能培訓不夠完善,加上目前相關行業標準沒有統一,所以導致雇主更多的是靠朋友間的口碑相傳而不是證書。那么,《意見》的出臺對于促進廣東家庭服務業的發展有何作用?業內人士對《意見》有何看法?如何具體落實《意見》提出的舉措?本報記者對此進行調查采訪。
問題一:行業水平良莠不、培育員工制、百強龍頭企業
記者調查 在五羊新城一家家政服務部,記者看到,不到10平米的檔口里,除了一張沙發、一個茶幾、一張辦公桌,就只有辦公桌上一本密密麻麻寫滿家政服務人員名字和聯系方式的筆記本。記者掃視四周,沒有看到營業執照。工作人員吳小姐說,“有雇主要用人,有阿姨要找工作,我們只在中間負責介紹。我們這里只是一個檔口,沒有營業證,也沒在工商部門登記。”
記者發現,同樣的現象在散落于社區里的很多家政中介非常普遍,基本上不少中介都是靠一部電話、一個工作人員就可以開展業務。
意見解讀 廣東省家庭服務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麗蓉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家庭服務業在早些年的時候確實比較混亂,從業門檻和技術含量都較低,但現在家庭服務業正逐步走向規范化,在家庭服務的社會需求量大增的背景下,國家越來越重視,整個行業的質量和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在此次出臺的《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培育發展家庭服務經營機構,引導行業通過兼并、聯合、重組等方式,形成一批擁有自主品牌、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示范性強的龍頭企業。引導有條件的家庭服務企業規模化、網絡化、品牌化經營,培育具有地區鮮明特色的經營服務品牌。“十二五”期間,扶持培育員工制百強龍頭企業,其中廣州、深圳市各10家以上,珠三角地區其他地級市各5家以上、東西北地區每個地級市各3家以上。
問題二 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持證上崗率、將達60%以上
記者調查 對很多雇主來說,家政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是最令人頭疼的,所持的證書也是真假難辨,往往要待到上崗之后,才能真正判斷家政人員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水平,但那時已是騎虎難下。
南方日報記者以雇主身份打電話到位于廣州大道中的正祥和家政服務(廣州)有限公司,希望可以找到一位高質量的月嫂。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可以幫忙聯系一位有月嫂證的高級月嫂。但是當記者問到高級是怎么評定時,他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公司自己評定的等級。記者就月嫂證件進一步追問時,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每一期培訓在10天左右,考核合格后頒發證書,廣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對這些人員進行抽查考核。
位于石牌東的育英家政有限公司的張老板告訴記者,他們會把員工送到在從化舉行的國家家政服務工程培訓班以及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去培訓,獲得一張證明。但是培訓一般只有10天左右,培訓內容比較籠統,實際意義并不是太大。
張老板還說,他們更重視對員工的崗前培訓,“證書并沒有那么重要,做家庭服務業的,最主要的還是心態和實踐,愿意吃苦耐勞,能夠做好家務活才是實實在在的。”
意見解讀 對此,《意見》中不僅提出了“持證上崗率達60%以上”的明確目標,并提出要加強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把家庭服務從業人員作為全民技能提升培訓和“雙轉移”技能培訓的重點,科學制訂職業技能培訓規劃,利用現有資源,建設一批集先進性、公益性、示范性為一體的家庭服務業職業培訓示范基地和實訓基地。
李麗蓉告訴記者,家庭服務業的持證上崗率其實很難統計,因為流動性太大了,目前的持證上崗率預計在20%左右。“60%的持證上崗率是對這個行業的一個期望和愿景,相關部門也正在努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不同渠道來促進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和資格認證。”
李麗蓉介紹,目前國家對這一塊的培訓和考核主要分為兩個口來做:一個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職業資格培訓和考核,考核結束后,頒發的是職業職格證,分為家政服務員、育嬰員、養老護理員三種;另一個是商務部、財務部和全國總工會聯合舉辦的“家政服務工程”,屬于崗前培訓。
李麗蓉也承認,有些家政公司的培訓和發證是國家相關部門授權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家政公司沒有經過授權,自行培訓和發證。針對這些現象,還需要政府牽頭,行業協會協助來編制行業標準,進一步規范家庭服務業的培訓、考核、認證工作,這也是省家庭服務業協會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李麗蓉舉例,此次《意見》提出,高校畢業生從事家庭服務業的,在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工作崗位時按有關規定視同基層工作經歷。這個措施就是旨在鼓勵更多高層次、高文化的人員來從事家庭服務,從而提高行業人員的總體素質。現在一些高校和技校專門開設家政班,培養專門人才,對提高整個行業的質量都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問題三:從業人員流動性太大、鼓勵參加社保、落實稅收優惠
記者調查 家庭服務業工作人員的流動性是困擾很多家政服務公司的問題。育英家政的張老板就告訴記者,員工流動既加大了公司的培訓負擔,而且頻繁為雇主更換家政服務員,也讓很多雇主頗不滿意。她最希望能夠用購買社保的方法,讓員工穩定下來。
但張老板說,他們不是沒有考慮過為員工購買社保,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現在從事家庭服務業的一般都是經濟能力較低的人員,每個月都要繳納的社保對他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她期待政府能夠給予相關補貼,家政公司、員工個人以及雇主都負擔一部分。
意見解讀 《意見》中明確,要維護家政服務人員的權益,鼓勵從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
李麗蓉說,解決這個問題比較復雜。“要給家庭服務業人員購買社保,這部分資金誰來出?轉嫁給雇主?家政服務本來就不便宜,雇主肯定不愿意。轉嫁給家庭服務企業?本來就是微利行業,為員工買社保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作為員工個人,是有意愿的,但是考慮到社保的兌現性、區域轉移性等現實問題,有些人就寧可多拿點現金了。”
李麗蓉建議,可以通過商業險來彌補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在社保、醫保等方面的欠缺。
對于《意見》提出的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實行稅費減免優惠、鼓勵各類人員到家庭服務業就業創業等一系列相關措施,李麗蓉認為,受惠面還比較窄,比如營業額達到300萬以上、還要求是員工制企業,而現在家庭服務企業多是中介性質,只收取單純的中介費,中介費能否算為營業額呢?此外,員工制也是一個很大的限制,從家庭服務業的性質來看,因為人員流動性太大,實行員工制本身就很困難。
張老板認為,在廣州眾多家庭服務企業中,員工制的企業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300萬的營業額對大多數家庭服務企業來說也難以企及。她同時表示,希望稅費減免優惠的條件認定能更清晰,有量化標準,企業才能照著這個標準去做從而享受優惠政策。
專家說法:支持家庭服務業,發展正當其時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第三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廣東家庭服務業發展是大勢所趨。一方面隨著市民家庭收入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愿意出錢購買服務和便利,有供有求,行業自然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廣東正在進入老年社會,越來越多的老人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對養老服務需求巨大,需要社會力量來支持。因此廣東家庭服務業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此時出臺這樣的政策正當其時。
李江帆說,國家提出到2020年,國內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要提高至50%,相應地,家庭生活服務也會得到比較大的發展。此次廣東省出臺措施,鼓勵企業增加勞動力供給、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實行稅費減免優惠以及放寬市場準入、規范行業秩序等,可以說抓到了廣東家庭服務業發展的軟肋,也是扶持的正確方向。廣東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生活服務業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
但李江帆也指出,家庭服務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數量多,但規模一般不大,特點是很難標準化或者一刀切,更強調的是個性化的服務。家庭服務業更多是需求者定位,需要上門服務,就算在國外通常采取的也是供應網模式,由一個公司派出服務人員并對客戶負責,因此要做強做大有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