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這些洗滌標志么?洗滌前如何將衣服分類?何謂預先清洗?何時需要手洗?手洗的招式和技巧有哪些?
臺灣教授為福建保姆上課
你會洗衣服嗎?先不要輕易回答。
8月28日下午,在閩臺合作高級家政培訓班上,來自臺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的助理教授顏名聰博士正拿著不同質地的衣服和各式熨斗,教授學生如何清洗和熨燙衣服(右圖)。而在隔壁則不時傳來“呲呲”的炒菜聲,原來,隔壁班的臺灣老師陳偉心正在指導烹飪時油溫的掌控:“隨著油鍋溫度慢慢升高到五六分熱,我們看到油面會出現向外擴展的圓波紋,小波紋越來越多,我們管它們叫‘菊花狀’滾動……”
作為先行先試之舉,福建省運用對臺優勢在國內首推閩臺家政培訓,免費為家政人員進行專業培訓。8月13日,閩臺合作高級家政服務培訓班正式開班,來自全省30多個家政企業的82名學員成為首批學員,接受為期一個月的封閉培訓。
“之前都是用報紙擦窗戶,但臺灣老師說報紙反而會使窗戶越擦越臟。”來自廈門一家家政公司的保姆劉春芳說,臺灣的老師教會她們不少新技巧,比如擦玻璃時候沿著“S形”方向更省力更干凈。
據培訓班的承辦單位福建省人上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翔介紹,培訓共邀請了23名臺灣家政方面的專家,結合臺灣職業教育培訓理念和我省家政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采取封閉式“面授+實訓”模式。培訓內容覆蓋家事管理、幼兒保育、老人護理三部分,理論知識培訓占30%,技能實操占70%。
來自福州的一家家政公司的月嫂謝大姐告訴記者,以前也參加過家政培訓班,但效果遠不如這次好,“臺灣老師注重做事技巧和環保意識,講課注重實踐演練,給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據了解,預計今年內,閩臺合作培訓班將為我省培養上百名具有高級從業資格的家政人員,計劃在4-5年內,為我省培養千名高素質的家政服務人員。
家政行業亂象多亟待規范
隨著我省經濟發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政服務已成為城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需求。據福州市家政協會調查顯示,福州市60%的城市居民有家庭服務需求,按一個家政服務員可為3個家庭提供服務計算,福州家政服務市場可供應43.6萬個崗位,按每個家庭年均消費3000元計算,僅福州市家政服務市場每年至少消費39億元。
然而,與此同時,家政服務產業也存在從業素質低、培訓機構良莠不齊、人員流動性大等問題,產業發展受到一定限制。 據了解,目前福州的家政服務人員參加正規培訓的不多,各方面水平也參差不齊。一位家政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福州市場保姆月薪大約3000元,而月嫂的月薪更是炒到了最高8000元,不過這些人基本都是農村婦女,文化程度不高,提供的服務也很粗糙。“找保姆難,找好保姆更是難上加難”。
“目前家政服務業市場比較亂,一個店面一條板凳就能介紹保姆的‘板凳企業’很多,整個行業缺乏規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陳翔表示,受傳統職業等級觀念的影響,從事家政服務產業從業人員少,絕大多數從業人員多來自于農村和偏遠山區,文化素質低。同時,從事家政技能培訓的機構較少,培訓流程缺乏規范化標準,師資隊伍薄弱,使得從業人員缺乏系統培訓,職業素養低下。另外,無證經營、價格惡性競爭、服務欺詐、勞務糾紛等現象比較普遍,致使雇主、從業人員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無法保障。
“一邊是高昂的收費,一邊卻是無法保證的服務質量。”他說,家政服務人員與家政企業關系松散,加上權益維護、社會保障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落實,雇傭關系不規范,導致從業人員流動性大。雇傭雙方沒有一個規范的標準和評價平臺,雙方缺乏信任,供需矛盾加劇,導致不少家庭抱怨“找個好保姆比找對象還難”。
陳翔表示,政府力推閩臺家政培訓,意在引入臺灣先進的家政理念,讓更多家政人員逐漸專業化,對于建立高水準的家政培訓體系,提升全省家政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當越來越多保姆發現通過不斷培訓和考證,收入會水漲船高,自身價值得到更大體現,他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會更高,從而帶動整個行業規范發展。”陳翔說。
臺灣專家建議保姆“職業化”
“0至3歲是嬰幼兒生長學習的黃金期,此時寶寶的心理、習慣很可能影響一生。保姆的影響對一個孩子心智的發展是深遠的。”在臺灣長期從事家政教育的顏名聰博士舉了個例子:在臺灣,有個保姆帶的所有孩子長大后都考上了臺灣大學,“這絕不是偶然”。
據顏博士介紹,在臺灣大多數是雙職工家庭,如果家里有嬰幼兒,一般是托付保姆照顧。臺灣有關機構為了讓父母親可以安心地將孩子托付給專業保姆照顧,從1998年開辦“丙級保姆人員技術士技能檢定”,從業人員必須取得“證照”才能上崗。而要考取這個證書,必須先接受126小時以上的保姆人員核心課程訓練。考試分為學科測試與術科測試,學科測試的內容包括嬰幼兒發展、保育、衛生保健、生活環境以及親子教育、特殊幼兒照護等相關知識;而術科測試則包括調制兒童食物、說故事、急救、協助兒童如廁、洗澡等。考取證照的保姆,已經具備許多現代育兒知識及各種技能。
為了鼓勵更多家庭選擇持證上崗的保姆,臺灣從2001年開始實施“社區保姆支持系統”,即家庭如果選擇有證照的保姆托育照顧嬰幼兒,每個孩子補助3000元(新臺幣,下同)。為了讓保姆行業更加專業化和透明化,“社區保姆支持系統”還為每個保姆建立“檔案庫”,方便查詢所有從業記錄,除了經常舉辦各種研習班給保姆“充電”,還經常不定期家訪,對保姆實行跟蹤管理,確保雇傭雙方權益。
“在臺灣,保姆一般寫成‘保母’,意思是代替母親照顧孩子,這份職業和其他職業沒什么不同,不僅不會受到歧視,反而全社會很尊重這個職業。”臺灣職業訓練發展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在臺灣,很多高校都設置了家政教育課程,而老師必須有豐富的實操經驗,取得各項證照才能從事教學工作。臺灣將家政行業細分為幼兒保育、老人照顧、烹飪等專業,每個專業都有一整套理論和考證流程。從業者可以通過考取不同的證照獲得更廣泛的就業機會。
和大陸不同,在臺灣,很多家庭都是把孩子放到保姆家照看。上班前把孩子送去,下班后再接回來。根據臺灣有關規定,一個保姆最多可以照看三個孩子(包括自己孩子在內)。保姆平均月薪達2萬元至5萬元,由于時間彈性還能兼顧家庭,收入也不比其他行業差,因此家政業不只是“婆婆媽媽的專利”,許多30歲以下受過專業訓練、高學歷年輕女性不斷進入這個行業,甚至出現碩士學歷的家政管理員。
針對大陸“保姆荒”現象,不少臺灣專家建議,實行職業化管理,讓保姆工作狀態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其作為一個行業,從業者具備一定素質,有社會地位,受尊重,“保姆荒”問題將迎刃而解。